水印云-轻松美化图片视频

图片视频一键去水印,手机电脑均可使用

短视频时代的视频新闻该怎样升级创新?

发布日期:2021-08-09 17:01 发表者:水印云 浏览次数:3765次

“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”,这句关于新闻报道的一般性释义,简单直接地揭示了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追求——呈现事实。

QQ截图20210625113515.png

  新闻媒体用于呈现事实的形式,经历了从单一文字、图片到图文、语音、视频等多媒体结合的升级。而相较于图文,直接呈现现场动态画面的视频,似乎更符合受众对于“眼见为实”的期待。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、视频形态的不断丰富,媒体行业的新闻短视频或直播业务蓬勃发展,一些纸质媒体也推出了专门的视频品牌或栏目。


  值得注意的是,最前沿的视频新闻,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呈现“现场画面+文字解说”的形式,而是通过大量的素材和技术手段,从视觉呈现上更多元地实现对事件真实的归因和还原。换言之,对现场画面的及时捕捉和传播,已经不是还原新闻事件真相的终极答案,新闻媒体可以做的还有更多。


  在视频新闻的创新上,《华盛顿邮报》一直走在行业前列。今年2月,哥伦比亚新闻学院设立的杜邦新闻奖授予了成立不久的《华盛顿邮报》视觉取证团队,表彰其“为公众利益做出了杰出的视听报道”。


  本文我们将通过介绍《华盛顿邮报》视觉取证团队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在视频报道中做出创新,讨论媒体时代下,视频报道的突破对还原新闻事实的作用。


  1、从文本、图片到视频


  如今,随便点开一个新闻应用、视频平台、社交软件,视频新闻可谓随处可见。当然,从电视媒介问世起,新闻报道便开始以视频的形式大规模呈现。不过,在漫长的新闻发展史中,视频这一形式的入场并不算早。


  从媒介变迁的历史看,从古至今,人类传播历程经历了从口头传播、手写传播、印刷传播,再到电子传播的4个相继阶段。这场漫长的变迁史中,人类始终在追求信息的畅通,甚至争夺重要的信息。语言的产生、文字的发明满足了人们相互交流、互通有无的需要,而印刷的问世,则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,助益信息的扩散,也孕育了现代新闻业的出现。


  现代新闻事业故事的书写,可以从15世纪中叶古登堡发明活字印刷术算起。起初,新闻报道还多只是印刷在报纸刊物上的黑白文字,渐渐地,从电报到无线电广播,从摄影术的发明到照相机的出现,技术的进步给新闻报道的方式不断注入活力、带来革新。


  “永远铭记列星克敦之战吧”。1775年5月3日的《马萨诸塞侦探报》,用文字记下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。一个多世纪后的1945年8月27日,《生活》杂志封面上著名的“胜利之吻”,则用摄影图片存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喜悦。几个世纪中,文字和图片形式的新闻记录了人类进程中的重要节点,成为历史的底稿。


  QQ截图20210625113525.png


  视频这一形式的出现,则是近百年的故事。电视的诞生和普及让人第一次通过动态视频看到新闻现场,获得亲历的体验。例如,1969年7月,许多大型电视台用视频形式呈现了阿姆斯特朗的登月,让今天的人们也能看到人类首次踏上月球的关键经历,亲耳听到那句“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,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”。


  伴随技术的不断进步,视频新闻也发展出了更丰富的表现形式,直播、短视频、互动视频等,从多个层面提供对新闻现场的再现。在经历了纯文字、图文、读图时期后,新闻报道进入集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、互动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融合报道时代(具体可查看马海祥博客《新闻播客在内容创新模式方面的潜力探讨》的相关介绍)。


  2、真实是重要的驱动力


  一方面,可以说媒介技术的变革深刻影响了新闻报道,影响着信息传递和处理的方式。而另一方面,又是什么始终驱动着新闻业主动做出改变,不断利用新技术丰富报道形式呢?


  答案自然有很多,但不得不提的,是新闻所独具的本质特征——真实性的驱动。从现代新闻业诞生之初,真实性就被视为新闻的生命,是新闻区别于其他文本类型的重要特点。


  而媒介技术则是影响新闻真实性的重要因素。每一次媒介的革新,都可能带来更生动逼真和具有说服力的表达方式,影响受众对真实的认知与判断。从文本、图片到视频,即便形式流转,新闻报道对于抵达现场、抵达真相的追求始终如一。当热点事件发生时,离现场更近,也就离真相更近,依然为新闻人奉为圭皋。


  从早期写实的文本描述到图片摄影的捕捉,再到如今兴盛的视频记录、实时播报,不同媒介形式互相补充、不断前进,新闻媒体持续完善现场画面的真实性、可接近性。图片、视频提供的视觉信息能够增强新闻报道的可靠性和准确性,使受众从“想象的看”落实为“实在的看”。因而,对可视化形式的不断深耕,也就成了新闻报道呈现真实的重要途径。


  3、视频报道创新


  随着可视化技术的发展,视频报道的理念进一步变化。通过视频全面还原现场,就代表新闻的全部了吗?不。就视频报道来说,《华盛顿邮报》做了新的尝试。


  2020年9月,《华盛顿邮报》视频部宣布正式成立视觉取证团队。由约6名视频记者组成的团队将与图像工作者合作,利用一系列开源的视觉取证技术重现新闻事件现场,挖掘突发事件视频背后的事实。


  为适应新闻业的快速变革,《华盛顿邮报》很早就开始注重视觉新闻的发展,是视频传播转型的先行者。2013年,该报推出了“Post TV”服务,2015年更名为“Post Video”,主打视频报道,视频新闻生产趋向快速化、轻量化。此外,《华盛顿邮报》也在短视频上发力,注册短视频账号。


  该报的执行主编Marty Baron曾经表示,“《华盛顿邮报》的视觉新闻是阐释复杂主题的有力手段,我们希望能定期为读者提供更多及时的视觉新闻。”


  视觉取证团队在去年3月开始非正式工作,9月正式成立,迄今发表了10余条取证报道,作品主题包括伊朗如何为新冠逝者建造巨大纪念坟墓、围绕乔治·弗洛伊德之死的一系列事件、1月6日围攻美国国会大厦事件等。那么具体来看,这支正式启动才半年但已屡屡获奖的团队,究竟为视频新闻报道带来了怎样的创新?在华丽的视觉背后,团队又如何工作?


  (1)、围攻国会大厦事件的报道


  不妨从其最新获奖的关于围攻美国国会大厦的报道来说起。1月6日,美国国会大厦遭遇自1812年第二次独立战争以来最严重的侵袭,时任总统特朗普的支持者暴力闯入国会大厦并造成骚乱事件。


  10天后,《华盛顿邮报》发布时长14分27秒的视频报道,利用面部识别技术、3D建模技术等重建了事件的过程,考察了真实性和事件的细节。


  具体来看,该视频团队的取证包括:数百个现场视频、国会大厦公开地图、警察的无线电通讯、以及对包括国会议员在内的数十名目击者的采访等。在获得大量素材的基础上,《华盛顿邮报》取证团队的创新之处,在于对这些素材的分析与呈现。


  例如,团队通过面部识别技术分析了国会大厦内的现场视频,估算出大楼内至少有300名暴徒。处理警方的无线电聊天的方式,则是将其置于现场示威活动的用户生成内容之上。


  在关于事件的讨论中,现场暴动者是否接近和袭击了国会议员是争论的一大焦点。对此,视觉取证团队观察了大量的视频和时间线,找到了一段可以绘制地图的视频,将重点锁定在事件发生的后41分钟,通过3D模型的建构来评估暴动者与国会议员的距离。这就有了受众在视频中看到的,在现场视频片段旁同步呈现出动画的地理地图,以提供关键发展的鸟瞰图。


  

QQ截图20210625113533.png

  图片来源:《华盛顿邮报》关于围攻国会大厦事件的视频报道


  整个视频报道的呈现,大多是将现场的镜头与事后获得的素材相结合。这种形式也普遍用于团队目前发布的所有视频报道中。通过面部识别、3D建模等技术,公开地图、短信交流、现场视频等素材得以拼凑起来。


  正如团队负责人Ajaka在采访中所说:“当你把所有这些因素结合起来看时,它能让你全方位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,并为之前不存在的事件增加上下文或细节差别。”视觉效果可以增加背景和细微的差异,剖析多段时间,这些都能够成为故事。


  对于受众来说,这样的视频新闻不仅呈现了关于事件现场的面貌,更提供了具有启示性的调查。


  (2)、乔治·弗洛伊德之死系列报道


 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视觉取证团队去年针对乔治·弗洛伊德被暴力执法致死事件的系列报道。在事件发生的5天后,《华盛顿邮报》发布一部7分44秒的短片,通过事件发生地附近的监控录像、目击者手机拍摄的视频和警方电话录音还原事件始末。


  QQ截图20210625113544.png


  图片来源:《华盛顿邮报》关于弗洛伊德之死的视频报道


  和对国会事件的报道一样,视频同样以时间线为线索,对现场视频和事后素材进行技术分析和处理。报道中,时间线明确显示了弗洛伊德与警察的相遇,从十字路口的一侧开始,到弗洛伊德被从汽车上移下并戴上手铐。


  随之而来的还有对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系列事件的跟踪报道。在一则报道中,《华盛顿邮报》利用飞行追踪数据、图像和视频构建3D模型,重现了白宫附近一场抗议活动中,两架军用直升机低空飞行的过程。


  QQ截图20210625113600.png


  图片来源:《华盛顿邮报》关于弗洛伊德之死的视频报道


  另一个关于白宫附近抗议运动的视频报道,则利用数10台摄像机捕获的镜头、警察广播通讯和其他记录,重构了警察驱散大部分和平示威者的过程,包括其使用的战术和武器等细节。


  

QQ截图20210625113608.png

  图片来源:《华盛顿邮报》关于弗洛伊德之死的视频报道


  这些视频报道所提供的直观视觉体验,以及重构事件带来的细节和新发现,正印证了负责人Ajaka所说:“当如此多的重大新闻故事以一种被摄像机捕捉到的方式上演时,创造这种文字和视觉的两分世界是一个错误。”所以,可以看到《华盛顿邮报》对于视觉呈现的革新——结合传统报道理论与先进的数字取证技术重构现场,丰富了视频的呈现形式。


  这系列富有创新性的视频报道也有特定的操作思路:所有的视频都以详细的时间线展开。详细的时间定位再将事件范围缩小到一个更小的窗口,在该时间范围内,将视觉效果融合在一起。然后再确定基本信息:发生了什么,如何进行地理定位,素材来源在哪,是否已被验证可靠。有时候,团队还需要选择最佳的视觉效果来吸引读者,并提供最清晰的信息。


  事实上,在视频报道的革新上,除了《华盛顿邮报》外,《纽约时报》也是其中的佼佼者,设有专门的可视化调查栏目。


  在上文提到的弗洛伊德事件中,《纽约时报》也曾发布名为“8分46秒:乔治·弗洛伊德是如何在被捕后身亡的”的短片,用已有的现场视频素材重现了案发的时间线,并且结合了检方起诉书、目击者证词和专家意见,以多方的视觉、文字证据揭示了涉事警察的一系列失当行为如何造成了致命后果。这则报道在YouTube上获得超过1000万的点击量。


  《纽约时报》可视化调查小组高级制片人马拉奇·布朗尼曾提到,这样的可视化报道是一种“新的问责性和解释性新闻形式”,它将传统的视频报道与先进的数字取证技术相结合,例如从大量视频、照片、卫星图像和音频中收集信息,或以3D建模的形式重现事件现场。


  归根结底,伴随媒介的发展和技术的叠加,新闻呈现方式愈发丰富,但这并不意味在报道形式上一味做加法,而应是最大限度挖掘和利用好新闻材料,在合适的形式中呈现优质的内容。


  所以,《华盛顿邮报》的视频新闻创新,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对先进取证技术的灵活使用,还在于记者们不受限于技术的专业度,以充分的能动性赋予新闻活力,提供了媒体融合的极佳范本。


标签: 视频去水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