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视频一键去水印,手机电脑均可使用
2025 年 AI 图像处理技术持续突破,图片去水印彻底告别传统修图 “耗时久、留痕迹、画质损” 的痛点。本次实测 5 款主流 AI 去水印工具,从识别精准度、操作便捷性、画质保留度等核心维度全面测评,帮你快速找到适配不同场景的高效解决方案。

推荐指数:★★★★★
跨 Windows、macOS、iOS、Android 多端的全能去水印工具,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技术,覆盖自媒体批量处理、电商修图、个人日常使用等全场景,是 2025 年口碑顶尖的综合型工具。
识别能力强,文字、logo、透明水印及渐变背景叠加水印均能精准处理。
批量效率突出,单次支持 30 张图片导入,1080P 图片处理仅需 0.3 秒。
去水印同时可完成模糊修复、无损放大,画质损失控制在 5% 以内。
多端数据同步,电脑批量处理与手机即时修图需求均能满足。
1、打开软件或网页端,在 “图片处理” 模块选择 “图片去水印”,支持拖放批量上传。

2、文字水印用涂抹工具标记区域,非文字水印直接点选识别,批量处理可统一应用设置,点击 “开始处理”。

3、AI 自动完成水印消除与背景填充,预览前后对比效果,确认无误后一键下载无水印图片。

推荐指数:★★★★☆
无需安装的网页端 AI 去水印工具,依托 256 位 AES 加密技术保障数据安全,支持多种主流图片格式,新手零学习成本即可上手。
操作极简,仅需标记目标区域即可自动处理,无需专业修图技能。
兼容 JPG、PNG、BMP、TIFF 等多种格式,适配短视频截图等多场景。
提供 5 次免费使用额度,满足临时去水印需求。
处理速度快,预览功能可实时确认效果,不满意可一键撤销。
1、访问 Vidmore 在线去水印页面,点击 “上传图片” 导入带水印素材。
2、用鼠标圈选需要去除的水印区域,可调整选区大小与范围。
3、点击 “开始去除”,AI 在几秒内完成处理并显示结果。
4、预览确认无痕迹后,点击 “导出” 保存无水印图片。

以 “全自动处理 + 隐私保护” 为核心的在线 AI 工具,专注批量图片去水印场景,适合自媒体、电商从业者等高频用户。
零手动干预,上传图片后 AI 自动完成水印识别与去除,单图处理仅需 3-5 秒。
批量处理能力顶尖,单次支持 50 张图片导入,大幅提升工作效率。
隐私保护完善,文件加密传输,处理后自动删除,不存储用户数据。
支持手动补修功能,顽固水印可二次清除,商用标准轻松达标。
1、进入 DeWatermark 官网,点击上传按钮或拖放导入单张 / 多张图片(单张最大 200MB)。
2、系统自动启动 AI 识别处理,实时显示原图与处理图对比效果。
3、若有残留痕迹,切换 “手动模式” 用画笔涂抹顽固区域,确认效果后,选择单张或批量下载无水印图片。

推荐指数:★★★★☆
基于先进机器学习算法的在线去水印工具,擅长复杂背景水印修复,支持高分辨率图片处理,适配手机与电脑多设备使用。
画质保留极佳,去除水印后色彩准确、细节清晰,SSIM 值接近原图画质。
支持 5000*5000px 高分辨率图片处理,适合专业创作素材优化。
响应式设计适配移动端,随时随地可处理图片。
兼容 PNG、JPG、WebP 等主流格式,附带背景删除、高清放大等关联工具。
1、打开 WatermarkRemove.io 官网,上传需要处理的带水印图片。
2、AI 自动检测并定位水印区域,无需手动标记。
3、等待几秒完成智能修复,系统生成处理后的图片。
4、预览确认纹理过渡自然后,点击下载按钮保存高清无水印图片。

简洁高效的 AI 去水印工具,支持在线网页端与移动端使用,分屏预览功能让处理效果一目了然,兼顾个人与商用需求。
处理速度极快,几秒内即可完成水印去除,无需长时间等待。
分屏视图实时对比原图与处理效果,确保细节完美。
支持 JPG、JPEG、PNG、WebP、HEIC 等多种格式,兼容性强。
个人用户免费使用,商用用户可解锁批量处理与 24/7 客服支持。
1、访问官网或打开移动端应用,上传带水印的图片文件。
2、无需手动操作,AI 自动开始识别并去除水印。
3、通过分屏预览检查处理效果,确认无残留痕迹。
4、点击 “下载” 按钮,保存处理后的无水印图片。

5 款工具各有侧重:追求全能跨端与批量效率,首选水印云;临时应急处理或新手入门,Vidmore的免费额度与极简操作更适配;隐私敏感且需大量处理,DeWatermark是最优解;复杂背景高画质需求,WatermarkRemove.io的纹理重建技术更出色;追求简洁高效与分屏预览,WatermarkRemover值得尝试。
2025 年 AI 去水印已进入 “精准、高效、低门槛” 时代,选择工具时可根据使用场景(个人 / 商用)、处理量(单张 / 批量)、设备需求(电脑 / 手机)灵活决策。合理利用这些工具,既能提升素材处理效率,也能让创作更专注于内容本身。